10月16日,泛华保险服务集团(下称“泛华集团”)官方平台在广州月宣告“e互惠”的全面上线。21日,在香港开会的全球投资者O2O战略发布会上,“e互惠”被划入泛华互联网保险战略中,合组车童网、保网和孩儿健,泛华的O2O战略框架基本清晰。据介绍,“e互惠”系由国内首个类保险概念的互联网互惠平台,由泛华集团旗下的深圳点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于7月初上线,目的为重新加入平台后患有癌症的会员提供援助。其基本原理在于:在互惠平台登记会员、充值后确保账户余额中不少于9元,一旦有其他平台会员患有癌症,若会员数目小于17万人,则每人只需交纳3元,以确保癌症患病者予50万元互惠全额确保。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平台会员数量的激增每人单次捐款金额不会增加。如会员数目上涨至50万人,则每位会员单次只需交纳1元,则可确保癌症患者取得50万元互惠全额确保。与此前阳光保险的“爱人升级”、泰康人寿的“欲关怀”等互联网保险产品有所区别,“e互惠”本质上更好是打造出一个互联网互惠确保平台,而非一款保险产品。回应,泛华集团董事长胡义南公开发表回应,“泛华集团会缴纳保险费,亦会展开资金池运作,没支付拒绝,同时亦不对支付展开允诺,全凭平台会员通过网络渠道的自发性捐助。”“抗癌公社”路径实质上,泛华集团所推的“e互惠”平台,个中少有近来被更加多人所熟悉的团体—“抗癌公社”的影子。“抗癌公社”初创于2011年,其正式成立的想法就是“以互惠方式已完成抗癌的愿景”,成员参予抗癌公社并经过一年的观察期后沦为月社员。一旦社区中有人患有癌症,不会获得其他社员每人数元钱的资助。“目标是协助每个癌症患者筹措到30万元。”抗癌公社创始人张马丁此前曾公开发表回应。据理解,抗癌公社的缴付模式与“e互惠”的大致相同,有所不同的是,抗癌公社的机制中不必须社员提早缴付,不构成常备基金,当有社区成员患癌时其他成员才发动捐款。资金由成员通过支付宝往返患者,目前采行“抗癌账单”的方式每月向社区成员发送到一次。此外,抗癌公社会从成员的捐款中提取提成,成员可以免费重新加入并被容许随时解散。张马丁指出,期望未来随着社员人数激增后,可以通过广告或其他电子货币服务提供收益以保持公社的长时间运营。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得知,截至2014年10月下旬,抗癌公社的社员人数已逾3万人,按照张马丁的目标,待社员人数突破10万人,则每人只需捐款不少于3元之后可为患癌社员筹措到30万元以上的捐助。张马丁讲解,现阶段抗癌公社的主要开支还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对公社的宣传费用;其二是设计保险支付之前的情况核实。“还包括社员否确实患癌,否不会经常出现"骗保",否在转入公社前掩饰病情等,横跨地域的核实不会是未来公社费用开支的大头。”张马丁拒绝接受专访时如是称之为。上海财大原院长胡景北曾评价称之为,“抗癌公社”的创意在于它中止了捐赠者和不受捐助者之间的“黑箱”,让捐款款项在捐赠者和不受捐助者之间必要流动。编撰“e互惠”如前文所述,由泛华集团发动的“e互惠”平台,其模式与“抗癌公社”完全一脉相承。